• <dd id="in9we"></dd>
    1. <th id="in9we"><track id="in9we"><video id="in9we"></video></track></th><strike id="in9we"></strike>

    2. <th id="in9we"></th>

          <rp id="in9we"><ruby id="in9we"><input id="in9we"></input></ruby></rp>
          <button id="in9we"><acronym id="in9we"></acronym></button>
          <tbody id="in9we"><track id="in9we"></track></tbody> <span id="in9we"><pre id="in9we"></pre></span>
        1. <tbody id="in9we"><pre id="in9we"></pre></tbody>
        2. <th id="in9we"><track id="in9we"><dl id="in9we"></dl></track></th>
            <th id="in9we"></th>
            <rp id="in9we"></rp><span id="in9we"><pre id="in9we"></pre></span>
          1. <rp id="in9we"><acronym id="in9we"></acronym></rp>

            <tbody id="in9we"><pre id="in9we"></pre></tbody>

            <button id="in9we"></button>

          2. <rp id="in9we"></rp>

            1. 讀《中庸》的筆記
              來源:中財論壇         作者:黑龍江小龍女         時間:2023-06-15         點擊量293

              “中庸”的“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庸”是常的意思,因而“中庸”即永恒恪守中道之意。

              一直以來,提到“中庸”最形象的解釋就是騎墻、墻頭草,哪個方向的風強,就倒向哪邊,平時立足中間,和雙方的距離都差不多,似可似不可。原則、立場倒不是最重要的,倒有天地無所不包的范兒。

              其實不然,“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的情感沒有表現出來叫做中,表現出來而符合法度常理的叫做和。如果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萬物就各就其位,運行不息,得以生長和化育。

              中庸是一種智慧,是一種中和的能力。

              人總要在社會上生存,能被多數人接受的,并為遵守的,便稱之為常理、規則。一個人具體到,明白何時說話,行事能夠符合常識和法度,而不是被人眾矢之的。當然,沉默也是一個選擇。但人若處于社會生活之中,總是要有一個立場和定位的。“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尋它,它來尋你,是一定要表態的。

              中庸不是蠻干,不是沉滯,而是不偏不倚,太極拳般的柔中帶剛。子路問孔子,什么是“強”?孔子答道:南方人的強是寬恕柔和,對不講道義的人不報復。而北方人的強則是強悍勇武,戰死而無悔。但真正的君子能與人和平相處而又不喪失自己的原則立場,這才是真正的強。

              這真正的強,中和南方強的心胸和北方強的勇敢作為,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巧妙地進退,既不用打打殺殺又堅持了自己的立場,這才是最高明的。

              中庸之道,便是安于其位,以執著和真誠來追求和生活。定位于自身的價值追求,道德操守。便在自然、社會中默默實踐。能夠看準時機,能找到一個最大限度的萬全之策。既能堅持自己,又能最大限度地靠近自己的追求。

              遇山準備攀登,遇水準備渡船,晴天準備遮陰,陰天準備雨傘,沒有精力去怨天尤人,只是為解決問題和矛盾而努力著。

              “是故居上不嬌,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君子身處上位而不驕傲,身處下位而不背棄。國家政治清明時他的言論足以振興國家,國家政治黑暗時他沉默不語足以容身自保。

              孔子說:可以公正地治理國家,可以推辭官爵俸祿,可以踏過利刃而不變色。但是卻很難恪守中庸之道。不怪圣人有如此感嘆。觀歷史,有多少忠臣良將不得善終,有多少仁人志士死于非命?

              時時守著中庸之道,可以避險,但“此時”為“何時”。未知,像太陽每天都是新的,而促成每一件事的天時,地利,人和也是這樣,不能重演和假設。進退之道,進退的時機,也是變化莫測,能夠事事“取中”,也是難上加難。

              中庸之道的內涵廣大而精微,對應到具體的事物,又是時刻變化的。普通人能知道一些淺顯的知識,但是到了精微之處,就是圣人也有不知道的。實踐起來,普通人能做到力所能及,但是到了精微之處,就是圣人也有不能達到了。

              既然這樣,我們要有良好的心態,盡人力,憑天命,無為無不為。

              這樣的狀態和能力,有的人實現起來很從容,發自內心去實踐,似乎不知道世上的路有萬千條,他能略去選擇的艱難,就認準其中的一個,并以為樂趣。但有的人,卻需要意志的鼓勵和自信,甚至督促和強制。選擇,放棄,搖擺,堅韌。期間,有的人失敗了,有的人成功了。

              但是成功的效果是一樣的,就像遙遠的羅馬城。他不管你出發的地方,他不管你經歷的挫折,甚至不管你走的哪條路,但是他看到了結局和目的。你水到渠成也好,你勉為其難也罷,你畢竟到了羅馬城。

              這是追求的信念,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了。我們為之而努力。(本文于2011年9月18日發表于中財論壇)



              相關文章
              黄色视频在线观,亚洲旡码A∨一区二区三区丨,亚洲永久精品ww 47,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站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