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in9we"></dd>
    1. <th id="in9we"><track id="in9we"><video id="in9we"></video></track></th><strike id="in9we"></strike>

    2. <th id="in9we"></th>

          <rp id="in9we"><ruby id="in9we"><input id="in9we"></input></ruby></rp>
          <button id="in9we"><acronym id="in9we"></acronym></button>
          <tbody id="in9we"><track id="in9we"></track></tbody> <span id="in9we"><pre id="in9we"></pre></span>
        1. <tbody id="in9we"><pre id="in9we"></pre></tbody>
        2. <th id="in9we"><track id="in9we"><dl id="in9we"></dl></track></th>
            <th id="in9we"></th>
            <rp id="in9we"></rp><span id="in9we"><pre id="in9we"></pre></span>
          1. <rp id="in9we"><acronym id="in9we"></acronym></rp>

            <tbody id="in9we"><pre id="in9we"></pre></tbody>

            <button id="in9we"></button>

          2. <rp id="in9we"></rp>

            1. 觀念能做什么?
              來源:中財論壇         作者:lvhq018         時間:2021-01-28         點擊量1866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很現實,男人感興趣的話題是掙錢、女人、喝酒打牌,女人則是裝扮、孩子、肥皂劇。如果你在人堆里突然談起“觀念”,好一點的情況是得到幾聲應和,大多數情況肯定是遭到一束束驚詫的目光的凝視,那目光背后分明還透著兩個字:有病!但如果我告訴你,你這樣做或這樣想是有根據的,是你的觀念讓你這樣做的,你又怎么想呢? 

                這樣的人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他們秉承著實用主義的觀念。實用主義,用馮友蘭的話說就是“認識來源于經驗,人們所能認識的,只限于經驗。至于經驗的背后還有什么東西,那是不可知的,也不必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無論怎么說,人們總是不能走出經驗范圍之外而有什么認識。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得靠經驗。所謂真理,無非就是對于經驗的一種解釋,對于復雜的經驗解釋得通。如果解釋得通,它就是真理,是對于我們有用。有用就是真理。所謂客觀的真理是沒有的。”你看,你的經驗告訴你,談論“觀念”并不能給你帶來現實的物質或精神的享受和變化,所以沒用。而這恰好是你的觀念。

                   觀念是每個人的行為領袖,不管你承不承認,也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就像蒙古國,許多牧民根本不知道他們國家有沒有總統,或者總統叫什么, 但總統就在烏蘭巴托坐著,并且決定著他們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狀態。觀念什么也不能做,但是觀念能引導你做什么。在毛澤東時代,你啃著窩頭就著咸菜卻興奮而真誠地笑著,因為你有面子,你覺得你是主人,主人的觀念讓你那樣做;改革開放后,你拿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因為你覺得作為主人反而沒了尊嚴,還是主人的觀念讓你那樣做。后來,你的心慢慢平復了,你不再想很多事,你跟著大家走成了今天這個樣子,也挺好。那不是你的境況變了,是你的觀念變了,是變化了的觀念領著你走成今天這個樣子。

                   觀念是一個人對各種事物一貫性的觀點的集合。我們常說某某人觀念性太差,不是說他沒有觀點,而是說他對不同事物的觀點沒有一貫性,相互矛盾。比如有些人一方面大談公平、平等,另一方面又不斷要求別人接受他的觀點,別人有不同意見就生氣搓火,這只能說明他心中的“公平” 還沒有形成觀念。觀念一旦形成,標志著你成熟了,不管你成熟為一顆土豆還是一顆西瓜,反正你成熟了。觀念的形成轉化為行為,是循序漸進的,而且觀念越強烈,行動就越堅決。現在我們談起民國的剪辮子運動,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甚至覺得那些哭天搶地的老百姓那么可笑。其實一點也不可笑,你若生活在那個時代,你也會那樣做,因為是觀念在起作用。孝是當時普遍的根深蒂固的觀念,而“百善孝為先”、“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是孝觀一貫性的體現,剪了辮子是大不孝,是大惡,面對大惡而毫無還手之力,能不悲愴嗎?而那些觀念至深者,痛苦至極,萬念俱灰,唯一死了之。觀念至深,發展下去就是信仰,為了信仰,死又算什么呢?相比那些渾渾噩噩者,反到壯烈!

                   個人的觀念決定了個人的命運,集體的觀念決定了社會生活狀態。起源于南唐甚或更早的婦女裹足行為就是集體觀念影響社會生活的典型例證。雖然有“裹小腳一雙,流眼淚一缸”的痛苦,但人們仍然爭先恐后地去給孩子裹足,沒人也沒有任何法律逼著你去這樣做,而做這件事的,正是孩子的父母!為什么要這樣做?是千百年來集體對婦女的審美觀在作祟。我曾經問過一位裹足的老太太為什么裹腳,她的回答很簡單:不裹腳就嫁不出去。這難道和那些為了找工作或嫁人有點好品相而挨刀做美容的現代女性的行為有區別嗎?如果非要把裹足說成是封建社會造成的,那么挨刀美容又是誰造成的?還有,明知道穿高跟鞋對身體有害,又有幾個解放了的女性每天穿平底鞋呢?再看看生活在陽光下的孩子們,一個個童心未泯,本該享受鮮花和母愛,卻不得不背著沉重的書包,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有誰拿槍逼著你這樣做嗎?沒有。是家長自愿的。歸根結底,是民眾的集體觀念促動了這一切。觀念決定了社會運行規則。從這一點講,你既是惡劣的社會規則的始作俑者,又是這個規則的受害者。那么反過來一樣,你也可以成為一個良好的社會規則的制定者,也能成為這個規則的受益者。你要做的,只是去改變觀念。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中國的“禮尚往來”讓吃喝風延綿不斷,既浪費時間又浪費財力,判刑槍斃都遏制不住,改變觀念之難可見一斑。好在孩子們的AA制讓人們看到了一線希望。想一想三十幾年前那些因率先改變觀念”穿喇叭筒褲花格襯衫戴蛤蟆鏡“而被人們稱作小流氓的青年人,心中不由地升起幾分敬意,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是英雄。敢于把改變了的觀念付諸行動的,必須具備這樣的素質:一是對新觀念堅定認可,二是具有牢固的行動觀念。而大多數人能做的,是鼓噪和跟隨。

                   至于變革后,你是變成了土豆還是西瓜,誰又知道呢?有人說得好:如果你的道德觀念令你消沉,那它們就一定是錯誤的道德觀念。(本文于2015年9月6日發表于中財論壇


              上一條:跟子賤學管理
              下一條:多一些“必須”

              相關文章
              黄色视频在线观,亚洲旡码A∨一区二区三区丨,亚洲永久精品ww 47,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站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