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in9we"></dd>
    1. <th id="in9we"><track id="in9we"><video id="in9we"></video></track></th><strike id="in9we"></strike>

    2. <th id="in9we"></th>

          <rp id="in9we"><ruby id="in9we"><input id="in9we"></input></ruby></rp>
          <button id="in9we"><acronym id="in9we"></acronym></button>
          <tbody id="in9we"><track id="in9we"></track></tbody> <span id="in9we"><pre id="in9we"></pre></span>
        1. <tbody id="in9we"><pre id="in9we"></pre></tbody>
        2. <th id="in9we"><track id="in9we"><dl id="in9we"></dl></track></th>
            <th id="in9we"></th>
            <rp id="in9we"></rp><span id="in9we"><pre id="in9we"></pre></span>
          1. <rp id="in9we"><acronym id="in9we"></acronym></rp>

            <tbody id="in9we"><pre id="in9we"></pre></tbody>

            <button id="in9we"></button>

          2. <rp id="in9we"></rp>

            1. 金克木的書單
              來源:中財論壇         作者:rsjby         時間:2021-01-15         點擊量2920

              一九八四年,金克木寫過一篇名為《“書讀完了”》的文章,提到 “所有寫古書的人,或說古代讀書人,幾乎無人不讀的書”,然后指出:“這樣的書就是:《易》《詩》《春秋左傳》《禮記》《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

              這兩句話可視為一個簡單的傳統文化書單。金克木提及的九部書,任何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都無法避開。前六部是儒家經典,被列入“十三經”;《荀子》也算是儒家經典;《老子》《莊子》是道家經典。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法、墨、道是主體;秦重法,一統天下;漢初奉行“黃老之術”,“蕭規曹隨”是其典型表現;漢武帝“罷黜百家”后,儒家學說漸成主流,一直延續到清末。今天國人血脈里最基本的文化底里,或許依然是儒家傳統。金克木書單“七儒二道”的組合,與中國傳統文化官方尊崇儒學、民眾喜談道術的格局大體相稱。

              接著,金克木又說:“以上是算總賬,再下去,分類區別就比較容易了。舉例來說,讀史書,可先后齊讀,最少要讀《史記》《資治通鑒》,加上《續資治通鑒》(畢沅等的)、《文獻通考》。讀文學書總要先讀第一部總集《文選》。”除“史書”、“文學書”之外,肯定還有其他類別的書,金克木的書單顯然可以繼續開下去。但金克木的意趣不在羅列動輒上百的詳盡的傳統文化“大書單”,而是要盡量簡略地“算總賬”,他推薦給人們的,是核心的核心,基礎的基礎。

              這個書單有兩處值得商榷。一是關于《春秋左傳》。《春秋》據傳是經孔子修訂的魯國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起于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魯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41年)。為《春秋》作傳流傳至今的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如要考證史實,《左傳》或可奪頭魁;但最能體現儒家精神的,或許應是《谷梁傳》。二是關于佛教文化。金克木只字不提佛教經典,似乎忽略了佛教傳入中國后與中國本土文化的結合互補和佛教文化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這種忽略不可原諒:因為只要提及中國傳統文化,人們可能馬上就會想到儒、佛、道,想起儒佛合一,想起援佛入道。

              或許是意識到了這兩點,一九九五年,金克木又寫了一篇名為《傳統思想文獻尋根》的文章,說“我想從文獻中追到中國傳統思想之根,追到佛‘法’的‘六經’和孔、老的‘道’的‘六經’。”然后列出了“外來的佛法的根”和“中國本土自己思想在文獻中的根”:《妙法蓮華經》《華嚴經》《入楞伽經》《金剛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維摩詰所說經》,《周易》《老子》《尚書》《春秋》《毛詩》《論語》。

              在文章的結尾,金克木列了兩張圖,簡略描繪十二部書的功用。本土的六部,是“從全體到個體”:《周易》—體,《老子》—用,《尚書》—言,《春秋》—行,《毛詩》—情,《論語》—理。外來的六部,是“從個體到全體”:《法華》—信,《華嚴》—修,《楞伽》—解,《金剛》—悟,《心經》—密,《維摩詰》—顯。這個概括,簡到極致,非金克木這樣的大家,是不可能提綱挈領得如此簡明扼要的。

              這個十二部書的書單,不但羅列了六部佛教經典,而且在經過簡化后的本土經典里將《春秋左傳》改成了《春秋》,應是金克木心目中比較完整的傳統文化的書單。佛教傳入中國后,填補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積極入世和道家“道法自然”消極出世,只注重“當世”的空白,提供了“來世”的希望,迅速成為國人熱衷的“信仰”。遍地佛寺,四野香燭,不管出家的還是在家的,純粹的還是功利的,世人特別是普通民眾都喜歡念叨“阿彌陀佛”。雖佛法無邊,體系相對完整的佛教排擠著理論零散的道術,但廟堂之上提倡的、居于主流的依然是儒學。所以,經過修改后的金克木書單“佛六儒五道一”的組合,雖涵蓋了儒、佛、道三家,但佛占半壁江山太重,儒道占半壁江山太輕,與傳統文化儒為主體、佛道補益的格局有一定的出入。

              不管是第一個缺少佛教文化的書單,還是第二個補充了佛教文化、簡化了本土經典的書單,都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未列法家經典。

              法家因赤裸裸地揭示人性“好利惡害、趨利避害”和“暴秦”實施法學“嚴刑峻法”而受牽連,為后世刻意回避,不愿提及。但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幾千年的國史,就會發現傳統文化實際上主要是儒、法、佛、道四家的天下。儒、法多在廟堂,佛、道常在民間。

              儒、法并非“評法批儒”所宣講的那樣是非此即彼的對立。儒學大家荀子的兩位學生韓非、李斯,就是最著名的法家人物,韓非而且還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儒家的“仁義”用于修身、齊家可以,再擴而大之用于睦鄰也勉強行得通,真要治國、平天下卻只能是笑話,王莽的表演就是最好的例證。漢武帝雖然“獨尊儒術”,但真正治理國家依靠的卻是法家理論。高居廟堂者常要求臣民“仁義”,至于他們自己則只是嘴上說說,從不當真。如果真“仁義”,唐太宗就不會在玄武門殺兄弟,趙太祖就不會陳橋兵變逼孤兒寡母,明成祖就不會興兵南下“清君側”,清世宗就不會為“維民所止”而大開殺戒。以德治國多是口號,以法治國才是真諦。都是“入世”的理論,儒學描繪的是理想愿景,法學才是能夠落實的依憑。“儒法互補”,相依相存,是儒法“對立”的實況;“外儒內法”,儒虛法實,是歷朝歷代廟堂的真相。

              與廟堂上的“儒法互補”相類似,民間也是“佛道互補”。都是“出世”的理論,都講究修行。道家修的是當世,是要讓自己的肉身不朽,得道成仙,脫離凡塵,與自然歸于一體。佛家修的是來世,是要讓自己的靈魂不滅,轉世投胎,再世為人,在來世尋一個好去處。講究當世功利者,在道家得道成仙的傳說里孜孜矻矻;在乎來世好運者,于佛法轉世投胎的喧囂中兜兜轉轉。當世的只是傳說,來世的或許才有希望,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本土的道士只好退避三舍。佛道既有當世來世的互補,更有此來彼往的爭斗,佛法占地愈來愈廣,道術容身之處越來越狹,是佛道在傳統文化里的客觀現實。

              當然,所謂廟堂、民間只是相對而言。世間本一體,廟堂不可能是純粹的廟堂,民間也不可能是純粹的民間,廟堂與民間是互相依存的互補關系:沒有廟堂,何談民間;只有民間,江湖混亂。儒、法、佛、道也不可能壁壘森嚴,界限分明,它們的互融互通,彼此滲透鑄就成傳統文化的精髓。金克木的初始書單和修正后的書單里缺少法家經典,是難以彌補的缺憾。

              黃德海編選的金克木書話《書讀完了》一書的封腰上,介紹金克木是“一代學術大家”,“一位文化傳奇”。金克木開列的書單中的“中國本土自己思想在文獻中的根”,只是傳統文化的源,不能涵蓋傳統文化的全部精華。但我喜歡這樣簡略的書單。唯其簡略,才能讀完。“六部書”都有買回,都有讀過,雖似是而非,不甚了了,但看了金克木的書單,卻有些自在自得,自以為是:至少讀過。

              還是老話:書單雖是一種難得的指引,卻不是誰都可以開的。豐瞻厚實的或許繁蕪,簡略單薄的可能遺漏。金克木這樣的“學術大家”,“文化傳奇”開列的書單都有缺憾,當下那些流行的書單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開書單還是如魯迅般“慎重”些好!


              相關文章
              黄色视频在线观,亚洲旡码A∨一区二区三区丨,亚洲永久精品ww 47,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站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