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in9we"></dd>
    1. <th id="in9we"><track id="in9we"><video id="in9we"></video></track></th><strike id="in9we"></strike>

    2. <th id="in9we"></th>

          <rp id="in9we"><ruby id="in9we"><input id="in9we"></input></ruby></rp>
          <button id="in9we"><acronym id="in9we"></acronym></button>
          <tbody id="in9we"><track id="in9we"></track></tbody> <span id="in9we"><pre id="in9we"></pre></span>
        1. <tbody id="in9we"><pre id="in9we"></pre></tbody>
        2. <th id="in9we"><track id="in9we"><dl id="in9we"></dl></track></th>
            <th id="in9we"></th>
            <rp id="in9we"></rp><span id="in9we"><pre id="in9we"></pre></span>
          1. <rp id="in9we"><acronym id="in9we"></acronym></rp>

            <tbody id="in9we"><pre id="in9we"></pre></tbody>

            <button id="in9we"></button>

          2. <rp id="in9we"></rp>

              • 管理團隊(一)
              •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管理團隊專輯 > 管理團隊(一)
              自述
              文章來源     作者程尚瑞     日期2004-08-02     點擊量6103

                程尚瑞,祖籍安徽歙縣(今黃山市)1915年出生于金華。

                父親程世達(立名)母親金巧生,生養四男:尚信(婺寶)、尚渭(勇寶)、尚俊(善寶),我居第四尚瑞(慶寶、靜安)。

                父親一生謹慎,待人忠厚。在蘭溪縣游埠鎮協通當鋪任經理,一生工作順利,生活平穩,遇事退讓,心態平和,享年102歲。母親金巧生,知書達理,是賢妻良母的典型,在大家庭中威信很高,為小輩所尊仰。

                我家是個封建大家庭,父親和叔父共建三進二層樓房700多平方,兩房子女共居一屋,伙食一起共餐,費用由父親、叔父共擔。炊事工作由兩房媳婦輪流值日。

                解放前仍保持封建遺風,晨昏請安問好,送茶送水。晚飯后,一家人圍坐父母身邊,閑談敘話,類似上班報到,不敢缺課,待父母疲乏宣布散場,才各自回房就寢,已成慣例。小輩如有頂撞父母,那是大不敬。有一次堂兄尚禮對他父親的教導稍有抗衡,即受到嚴厲的遣責,只得由他妻子跪地請罪,才消氣了事。

                現在父母雙亡,與我同輩兄嫂大部分去世,只有在重慶的三嫂章錫儒和我兩人仍健在,路遠迢迢,很少往來。

                我21歲時在寧波娶妻王珊珊(美菊),我長她3歲。憑媒妁之言,并未會面,交換相片即成定局。珊珊并非丈老親生,其生母在上海,因子女9人,珊珊居老六,過繼給寧波姨媽。他們是小業主,薄有資產。對我這個女婿顧慮頗多,在未婚之前,即將我錢莊中的存款全數轉移,而且處處防備,因而婚后雖住岳家,貌合神離,并不融洽,后即攜眷回金華,與岳家基本斷絕往來。

                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是生子女過多。子女8人:芙卿、鴻鑫、鴻煜、德華、敏敏、蕓蕓、婷婷、偉鳴。其中芙卿、鴻鑫在龍泉時夭亡。我在省銀行工作時因待遇豐厚,經濟寬裕,不感到有壓力,僅在龍泉時因二個子女多病,經濟一度困難。到臨解放時我還略有積余。解放后待遇降低,而生活水平仍不節約,結果負債累累,生活維艱。我妻珊珊又嗜煙酒。屢次勸戒不聽,有時家無隔宿糧。但那時我在省人行屬于高工資,加上解放前我的高收入,人盡皆知。因而經濟困難無人同情,有的說我不知節約,有的懷疑我故意裝窮,可能有大量黃金壓在箱底,真是有苦難言,自作自受。心中愧疚的是當我經濟困難時,正是父親生活需要子女接濟的時候,幾個兄長經濟自顧不暇,父母期望我能奉養,而我又無能為力,有違父命。現在父母去世,我經濟條件轉好,子欲養而親不在,成為終生遺憾!

                綜觀我的一生,經歷了新舊兩個社會,命途坎坷,風浪甚多。不求榮華富貴,不求功名利祿,說不上“心底無私品自高”,也能為而不爭,但求平穩一生。自幼小就業于錢莊,此后一直工作于金融界。退休后又連續受返聘24年。屈指計算在金融界工作了72個年頭,工作如此穩定,亦足以自慰矣!

                (一)
                讀書少,工作早,是我青少年時的境遇。

                我上小學時,白天在校讀書,家里請了一個秀才名叫汪籍五每天晚上到家授課,讀四書五經、古文觀止,連星期日也不放過。現在回想起來,這段時間學習,對文化進步幫助還是不小的。

                當讀到初一時,我中途輟學了。事情出在三哥身上,那時他高中畢業,喜學國畫,他考浙江美院被錄取,四年學費要700余銀元,負擔很重。父母商量后,為節約開支,他進美院我去學生意。那時我不懂事,只能聽從父母擺布,去寧波錢莊當學徒。那時我才13歲,叔父陪我到杭州,經蘭溪、建德、桐廬、富陽走的是水路,然后我一個人乘火車到寧波。那時錢江大橋未造好,火車只在蕭山西興起點。加起來四天路程。我小小年紀出遠門,我稱為被“流放”,好不凄慘。看來安徽人喜歡出遠門經商,幼小離家老大回,不當一回事。

                到了寧波,進了衍源錢莊。這是一家經營范圍比較大,業務比較穩健的大錢莊。第一件事是向錢莊經理張瀛州先生跪拜行見師禮,這是名義上的,他并不教我什么。

                過的第一關是生活關。

                當學徒是很苦的,沒有床鋪,早晚搭個起倒鋪就睡在店堂里;吃飯時與先生同桌,不敢放開肚皮,要候著給先生添飯;先生晚上用便壺,清倒是我的任務;有客人來送茶水,柜臺里外清掃全歸我包了;實際上是個勤雜工。

                我在家時四體不勤,什么事也不做,這第一關不大好過。

                第二關是語言關。

                金華與寧波方言完全不同,我講的金華話他們不懂,他們講的寧波話我聽不懂。語言不通,思想如何交流?附近的人們都像動物園看猴子一樣來看我,也有傳說衍源錢莊來了個外國人。開始學寧波話學得不像往往鬧笑話。我沒有辦法,只好用“筆談”,他們對我也用“筆談”,就這樣學了三個多月,總算過了語言關,我也像個寧波人了。

                第三關是業務關。

                我是個小學生,根本不懂經濟,什么是存款,什么是放款,什么是劃賬,一竅不通。可進出都是錢,不好亂來。我只有安下心來多看、多學、多想,有時師兄指點一下,我下決心要把業務學會,有志者事竟成,經過一年多時間,不僅學會了,而且學得很精。我三年學徒出師,馬上升了外賬房,外賬房實際就是柜臺里的總會計,每天所有收付都通過外賬房匯總軋平。這個工作算盤功夫很要緊,我打的快而準,成為錢莊同業中“一把手”,有點小名氣。
              寧波錢莊的資金往來,結算制度是很獨特的。同業拆借一個電話就拍板,也不要出憑證,資金就劃付了,第二天主動劃還。

                買賣申匯,雙方交易員在錢業會館成交,一句話就說了算,資金在上海交割。

                個人去商店買東西,只要人熟悉,說一聲貨款由那個錢莊劃付,拿了就走。

                這種交易結算在當時是進步的,靠的是“誠信”兩字,那時很少有拖欠,經濟往來井然有序,那是非現在經濟社會所可比擬的。
              作為外賬房要把這些賬務疏理清楚是很吃力的,有時帳軋不平,晚上工作到深夜也是難免的。

                寧波錢莊對辭退職工有個規定,在吃年夜飯時菜桌上有碗紅燒魚,魚頭朝誰擺,這個職工就被辭退,第二天就卷鋪蓋,也不用談話。如果沒有人要辭退,經理先生就把魚頭朝向自己,所以這頓年夜飯并不好吃,大家提心吊膽,等經理先生這碗魚放好了,才放下心。我在寧波錢莊做了八年,從學徒工升到外賬房,已是錢莊骨干,所以我穩坐泰山,魚頭不會朝著我擺。

                回想在寧波錢莊工作,特別是當學徒開頭一年,真是舉目無親,孤苦伶仃,晚上在被窩里不知哭了多少次,但又無可奈何!記得臨行時父親的訓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那時我也不知道什么才算得是人上人,只知道一個人要生存就得工作,不好好工作就要被淘汰,再困難也得挺過去。

                (二)

                應該說在寧波錢莊工作是很平穩,也是很順利的。到了22歲那年情況起了變化,金融風暴來了。國家受列強經濟侵略,白銀外流過多,先從上海開始然后影響到寧波,許多錢莊紛紛倒閉,我工作的衍源錢莊也被迫清理結束。

                至此,我連同眷屬返回金華,待業半年,雖然衣食無憂,但思想壓力很重。我就讀于上海潘序論會計事務所函授班,學了一點會計知識。后來,浙江省銀行發展需人,我去杭州考試,總經理徐恩培先生親自面試,蒙批準錄用。從此我進入金融界的第二階段工作。

                在浙江省銀行開始以助員試用,后經調至永康、義烏、浦江縣金庫工作,接著浦江改設辦事處,我被委派為辦事處主任。浦江是個小縣,經濟不發達,業務不繁忙,工作與生活都很平穩。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敵寇入侵浙江,浦江辦事處奉命后撤,一般員工各自奔散,我作為負責人攜帶賬冊憑證先到永康分行報到,再經武義、宣平、龍游、松陽、遂昌等縣到龍泉與總行會合。那時交通極為不便。公路不通,妻兒同行,雇了兩個挑夫,一個專挑賬冊憑證,一個挑了四個子女(二個籮擔、一頭二個)我和妻子走路緊跟,大約走了四天才到龍泉目的地。一路荒山野嶺,蛇蟲出沒,山間小路,步履維艱。為了趕尋住宿點,不得不摸黑夜行,點竹篾以照明,捧泉水以解渴。至今回憶,心有余悸。

                到龍泉后,因珊珊懷孕敏敏,先安置去慶元暫住,慶元離龍泉90里,每逢星期日前去探視,往返步行兩天,艱苦備嘗。敏敏出生后,遷居龍泉,原想暫時得以安定,可命運坎坷,災難又來。女兒芙卿8歲患腦膜炎,那時珊珊又感冒,兩人同時服中藥,不小心吃錯藥,芙卿不治夭亡。禍不單行,接踵而來的幼兒鴻鑫又患痢疾,一病不起。三個月時間連傷一子一女,豈不痛哉!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我攜眷隨總行從龍泉復員杭州,總行直接對外經營業務,我奉委為業務部襄理兼放款科長。那時經濟還不穩定,我兢兢業業,謹慎放貸,任職三年,經手的放款沒有一筆壞帳,受到領導贊賞。到1948年國民黨腐敗透頂,面臨崩潰,物價飛漲,米價一天漲一倍。據統計100元法幣,1937年能買黃牛兩頭,到1948年連一根油條也買不到。在此情況下,業務基本停頓,等待解放接管。

                (三)

                1949年5月,杭州解放,浙江省銀行被接管后,我進中國人民銀行工作,從此我進入金融事業的第三個階段。

                人民銀行是嶄新的金融事業,當時它面臨的是國民黨留下的經濟崩潰、物價飛漲、國力衰微,民不聊生的爛攤子。黨中央為挽救殘局,采取了一系列的英明決策。涉及金融方面的是:統一掌握貨幣發行,統一財政收支,統一調度糧食進出。從而實現財政收支平衡,信貸進出平衡,物資供需平衡。這些決策的實施效果非常顯著,有效地恢復和發展生產,有效地制止了通貨膨脹,有效地搞活金融市場。當時為了實現貨幣和信貸收支平衡,實行了嚴格的現金管理,任命我為現金管理科長,在省分行副行長李文灝的直接領導下工作,金融市場基本穩定后又調任我為商業信貸科長,當時的政策是通過商業信貸支持工業、手工業以加工訂貨形式發展生產,同時又使國營商業掌握充沛的貨源以供應市場需要。這是完全區別于舊銀行的一種新型的信貸形式,我在其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得益非淺。

                在人民銀行工作時,我受到兩次政治運動的沖擊。

                一次是1952年三、五反運動,有人誣告我與省銀行一件大貪污案有關,因而被隔離審查,歷時49天,行動不自由。涉案人原省銀行總經理尹志陶跳樓自殺,更增加案情的復雜性。后來水落石出,解除審查。

                再一次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我因出身于舊銀行,難逃審查厄運。歷時一年余,在此期間不能工作,就在行內集中一批被審查人員每人一張小桌子,掛上一塊“資產階級反動權威”的牌子,整日坐著,責令學習交代問題。在“造反派”批斗所謂“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開大會時,我作為“黑班底”陪斗。最后不了了之。接著下放“省五七干校”勞動,當了兩年“火頭軍”。后又調長興牛頭山礦區銀行辦事處擔任信貸員,直至鄧小平復出,才落實政策回行。

                事實上每當政治運動時我基本上靠邊站,每當抓發展經濟時,正是我工作順利的時候,因而我的命運是與政治形勢攪在一起的。開始我也想不通,感到委屈,最后也想通了,在運動中全國性的受牽累的人多多少,許多老革命家對革命做出巨大的貢獻的如劉少奇、彭德懷等都受到嚴重打擊和迫害,甚至含冤而死。我這點小小沖擊又何足道哉。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了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從此國家穩定,走上發展經濟的康莊大道。1977年底我因子女頂職而退休。

                退休后仍繼續工作,先后受聘于省人民銀行、省銀行學校、省工商銀行、省工商銀行信托投資公司、浙江中財招商投資集團公司。

                當時省銀行學校處于籌建階段,缺師資、缺教材,省人民銀行聘我為學校教學顧問,我負責編了一批教材,成立教研室,主教信貸,研究金融信貸理論,致力于培養青年金融人才。還接受原電子工業學院的聘請講授信貸課程。人民銀行總行委托浙江銀行學校辦了三期師資培訓班,學校指定我主持培訓工作。八年期間,工作忙碌,假日也很少間歇,自覺學業也有較大成長。在校領導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培養出大批金融人才,走向社會以后,有不少成為銀行骨干,擔任省分行行長者有之,擔任市分行行長者有之,至于擔任科處級者比比皆是。因而銀行學校有“黃埔軍校”之美稱,譽滿全省。

                在工商銀行信托投資公司工作時,適逢經理易人,金維愛同志接任總經理,他勵精圖治,改革創新,公司取得了很大發展,在此情況下,我學到了有關信托方面的新知識。我們莫逆相交50年,得益甚多。

                受聘于浙江中財招商投資集團公司是我退休后工作的最后一站。也是我參加工作以來的心情最舒暢的幾年。中財集團領導人邊錫明同志年輕有為,胸懷大志,以全部精力開創事業,使中財的發展突飛猛進,光說塑膠產品就從96年的300萬元,到2003年猛增到近10億元,而且金融事業也大有發展,令人矚目。邊總創導的“誠實、認真、謙讓”精神,為全體員工所奉行,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邊總的品德和能力,體現在“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精神;凡事有預謀、有策劃、富有改革創新的精神;握有重權而大公無私,不圖私利的精神。因此而贏得廣大員工的敬仰和愛戴。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有了邊總,才有中財的今天”。有了這樣的好領導,我也盡心工作,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竭誠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并且從中增長許多見識。離別之際,邊總贈我“七絕.夕陽紅”詞曰:“六年帷幄贊帳中,莫逆相交敘情衷。若憶最憶中財事,夕陽未晚無限紅”。足見我倆情誼深厚,是忘年交。

                綜觀我一生的工作,不僅在金融方面在職多年,即退休以后也在金融系統活動。在職的時候職務變動雖多,結果都未升遷。1952年曾被提升為省人民銀行第二營業部代理副主任(副處)后因被誣告撤去;到1956年擬提升為商業信貸處副處長,省委組織部已批準,尚未公布(分行口頭已告知)但恰逢國務院通知全國提拔過多,暫行停止,又成泡影。就這樣,我進行時是科級,干了28年,退休時還是科級,原地踏步。說明我在職時波折頗多,并不順利,但可以告慰的是在退休以后我好運多多:

                1981年被批準參加中國共產黨,這在退休后入黨是全省金融系統罕見的;

                1987年被中國工商銀行總行評為高級經濟師;

                1988年被中國工商銀行省分行聘為顧問組組長。

              我還記得退休后大概1984年秋去人民大會堂聽報告,碰到人民銀行老行長儲偉修,他找我談話說:“解放后對舊銀行人員使用政策限制頗多,力不從心,感到內疚。”分行領導幾句肺腑話,話雖不多,深感溫暖,十分感動,平生無憾矣!

                (四)
                感悟人生
                一、為而不爭
                “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老子說的。做人要“為”,即老老實實做人,腳踏實地做事,凡是應該做的事情,都要用心去做。但遇事只能順勢而行。有些事情因種種原因一時難以成功,不必強求。特別是功名利祿切不可刻意強求,不要去硬“爭”。其實一個人競爭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一個人如果能戰勝自己,他就能戰勝一切困難。我一生為人謹慎,工作認真,不利于別人有利于自己的事情絕對不爭。回憶往事,曲折坎坷,悲喜交集。許多事在當時看,有得有失,而現在看,得又何所得,失又何所失,得失皆泰然,凡事不必在意。“為而不爭”實際是愛護自己,珍惜自己,三國演義電視劇卷首詩:

                滾滾長江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一切英雄成敗,轉眼消逝。一個人不“為”是不對的,這會愧對自己,但背勢而爭,反而會導致失敗。

                二、學會“容忍”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沒有寬廣的胸懷和氣魄,就容易流于瑣屑和平庸。學會容忍,是淡泊一生的要領。一個人不能光看重自己,而輕視別人。當碰到不如意的事,心態一定要平靜。退一步天地寬,進一步則難免碰壁。容忍,也要學會“認輸”,不要期望自己會永遠擁有,不要期望自己永遠是贏家。面對不利的現實,要自己從泥潭中爬出來,不要不認輸,否則會越陷越深。認輸不是失去自尊,相反,正是為了今后保持自尊。我們要嚴以責已,寬以待人,才能豁達人生。

                三、年老知老
                人貴有自知之明,老了別以為自己經歷多,資格老。時間在推移,社會在進步,新生事物不斷出來。老年人經歷雖多,但時過境遷,很多經驗,已明日黃花。很多新鮮知識,老年人從來沒有接觸過,一竅不通,有何值得自我夸耀!因而謙虛一點,少犯錯誤。中財格言“誠實、認真、謙讓”,這謙讓兩字,對老年人特別重要。年老知老,也是老年修養的表現。

                四、再婚不悔
                我妻王珊珊1994年去世,2000年我與林潔芳結婚,時年85歲,而潔芳是55歲,年齡差距懸殊,人稱“老少配”。

                我為什么再婚?老年孤獨,困難很多,雖有兒媳照顧,終不舒心。白天說話無人應,晚上急病無人知,飲食調理無人管,思想溝通無人說。經過長期思考,我決定再婚。一個人的幸福靠自己爭取,靠子女是不現實的,因為他們都有兒女,自顧不暇。我們婚后情況很好,過得很幸福。一批老同志對我們的婚姻贊賞而羨慕,認為不可多得。潔芳對我的照顧確實很好,這個照顧好是建筑在濃厚感情的基礎上。前幾年深夜發過兩次急病,一次是心臟病突發,一次是腦血栓,都是致命的。她在我身邊,有一點動靜都警覺,她從容應付,送醫院急救,得以轉危為安。我倆相濡以沫,心心相印,我深慶老年有伴,是最大的幸福。

                我婚姻雖然美滿,但子女并不完全贊同。明智的子女很支持,他們的標準是只要潔芳善待我,小輩就放心。有幾個子女不支持,個別的甚至造謠攻擊,無事生非,竭盡破壞之能事。表面說得很好,“我對爸爸沒有意見”,好象潔芳同我不是一個整體,實際上已與我斷絕往來。其實,潔芳初來乍到,與他們原來不相識,有何深仇宿怨?現在我經濟自給,不要他們一分錢,為什么還有意見,原因何在?我百思不解,只有請他們捫心自問是否有愧。

                我在等待,看他們何時覺悟?如果我能長壽,我等他們到一百歲!

               

              版權所有 © 中財招商投資集團
              黄色视频在线观,亚洲旡码A∨一区二区三区丨,亚洲永久精品ww 47,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站久